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
定义和目的
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投资决策前,对拟建项目的技术、经济、工程、环境等进行全面、系统的分析论证,为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其目的是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,以及在各种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。
主要内容
总论
包括项目背景(如项目名称、承办单位、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等)、项目概况(建设地点、建设规模、主要建设内容等)、问题与建议。
市场分析
市场现状调查(对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供需情况、价格现状等进行调查)。
市场容量预测(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,如时间序列分析、回归分析等,预测未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量)。
市场竞争力分析(分析项目产品或服务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,如质量、价格、品牌等方面)。
建设方案
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(确定产品的品种、规格、产量等,合理选择建设规模)。
工艺技术方案(选择先进、适用、可靠的工艺技术,说明其来源和特点)。
设备方案(根据工艺技术要求,选择设备的型号、数量、来源等)。
工程方案(包括土建工程、公用工程等方案,如建筑物的结构形式、给排水工程等)。
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
投资估算(估算项目总投资,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,对建筑工程费、设备购置费等各项费用进行详细估算)。
资金筹措(确定资金来源,如自有资金、银行贷款、股权融资等,说明各资金来源的金额和比例)。
财务分析
成本费用估算(估算生产成本、经营成本等,包括原材料成本、人工成本等各项费用)。
销售收入和税金估算(根据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估算销售收入,计算增值税、消费税等相关税金)。
利润及分配估算(计算利润总额、净利润等,确定利润分配方案)。
盈利能力分析(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、财务净现值、投资回收期等指标,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)。
偿债能力分析(计算资产负债率、利息备付率、偿债备付率等指标,评估项目的偿债能力)。
经济分析
经济费用效益分析(识别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费用,采用影子价格等方法进行计算,评估项目的经济合理性)。
经济费用效果分析(对于一些难以用货币衡量效益的项目,采用效果费用比等指标进行分析)。
社会评价
社会影响分析(分析项目对社会就业、居民生活、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)。
互适性分析(分析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、人文环境等的相互适应性)。
社会风险分析(识别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,如社会稳定风险等)。
风险分析
风险识别(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,如技术风险、市场风险、资金风险等)。
风险估计(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,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)。
风险评价(对风险进行评价,确定风险等级)。
风险应对(针对不同风险,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,如风险回避、风险减轻、风险转移等)。
结论与建议
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,明确项目是否可行。
根据评价结果,提出合理的建议,如优化建设方案、调整资金筹措方案等。